按照《首屆大國工匠論壇活動方案》安排,首屆大國工匠論壇組委會于2022年7月29日至8月15日組織開展了主題征文活動,共收到征文473篇。在組織專家評審的基礎上,經組委會復審、復核,評選出特等獎11篇、一等獎5篇、二等獎15篇、三等獎30篇、優勝獎50篇,F將獲獎名單通報如下(按行政區劃和單位序列排序)。
特等獎
1.《鑄牢工匠之魂 在逐夢航天強國中貢獻智慧力量》(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廠)
2.《初心報國 匠心逐夢》(洪家光,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
3.《弘揚工匠精神強化技能人才培養的實踐與研究》(劉伯鳴,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鑄鍛鋼事業部水壓機鍛造廠)
4.《關于如何發揮工匠領銜作用 推進大飛機產業技術技能人才培育的研究》(王偉,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零件加工中心)
5.《投身產改提素質 技能強國我擔當》(劉云清,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
6.《育工匠搭平臺暢通道 著力打造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王樹軍,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7.《發揮工匠人才作用 提升中國制造的核心競爭力》(楊金安,中信重工鑄鍛公司)
8.《技能創新工作室人才培養實踐與模式探討》(潘玉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9.《殷殷囑托記心間 踔厲奮發獻石油》(譚文波,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試油公司)
10.《與企業共成長 與時代同進步——新時期建筑企業勞模工匠培育和建功立業的思考》(彭祥華,中國中鐵二局二公司)
11.《踐行工匠精神 永攀建筑高峰》(陸建新,中建鋼構工程有限公司)
一等獎
1.《大國工匠是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王道勇,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
2.《安徽省工匠人才建設發展的探索與思考》(徐發成,安徽省總工會)
3.《探索“工匠”密碼 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山東省濰坊市總工會)
4.《傳承湖湘文化 弘揚工匠精神 把總書記為湖南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周農、何俊峰,湖南省總工會)
5.《創新探索新時代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思想路徑》(彭維鋒,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二等獎
1.《突破職業教育發展瓶頸 厚植大國工匠沃土》(李長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高春雷,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
2.《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學習好傳承好弘揚好》(王子洋,河北省地質調查院)
3.《精心育“匠” 助力振興》(陳志軍,吉林省直機關工會工委)
4.《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大國工匠的“孵化器”》(郭秋萍、鄒衛民,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
5.《以提升職業技能水平為切入點 深入推進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金文峰,浙江省嘉興市總工會)
6.《創新打造“齊魯工匠”品牌 加快培育高素質產業工人大軍》(劉貴堂,山東省總工會)
7.《以新時代工匠方陣引領“技能豫軍”打造》(寇武江,河南省總工會)
8.《弘揚勞模精神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瞿彥劍,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9.《關于新時代深化工匠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的思考——基于廣東的實踐與探索》(廣東省總工會研究室)
10.《完善工匠精神培育體系 為實現制造強國注入強勁動力》(吳小芳、孫中偉,華南師范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張祖耀、徐喜溶,廣東省總工會經濟工作部)
11.《制造強國戰略下“大國工匠”型人才培育問題與對策研究》(牟麗嬌,重慶科技學院)
12.《關于四川省勞模工匠高技能人才發展狀況的調研報告》(尹超、管雷、安恒、謝詳,四川省總工會課題組)
13.《試論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與“兩路”精神、老西藏精神、青藏鐵路精神的協同弘揚》(宋連申、田皓、洛桑次仁,西藏自治區總工會)
14.《寧夏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情況的調研報告》(寧夏回族自治區總工會研究室)
15.《加強鐵路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為新時代鐵路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保障》(王秋榮,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
三等獎
1.《完善體現技能價值激勵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王霞、王宏,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
2.《優化“雙元”培訓機制 構筑技能勞動大軍》(馮喜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邱婕,華東師范大學;羅榮波,中國工人出版社)
3.《世界各國工匠精神的比較研究及對我國工匠精神重塑的啟示》(唐鑛、盧衍江、劉華,中國人民大學)
4.《天津市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現狀及作用發揮情況的調研報告》(張家翔,天津市總工會)
5.《工匠技能人才助力河北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河北省總工會)
6.《以工匠學院為牽引 努力建設山西高素質技能人才梯隊》(邱恒昌、耿建華,山西省總工會工運理論研究中心)
7.《實施“深藍計劃”打造“金普技軍” 為建設制造強國貢獻國家級新區力量》(閆為寧,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總工會)
8.《厚植工匠文化 涵養工匠精神》(趙娜,吉林省長春汽車工業高等?茖W校)
9.《抓牢“五個環節” 弘揚“三個精神” 建設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王曉霞、趙得屾,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總工會)
10.《選樹“上海工匠” 打造系列品牌 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上海市總工會)
11.《新時代上海工匠人才培育困境與消解——基于工匠終身學習需求調查分析》(顧洋、張凌、趙安琪,上海開放大學)
12.《關于加快培養技能人才的路徑思考》(鈕友寧,江蘇省總工會)
13.《弘揚工匠精神之杭州實踐》(鄭榮勝,浙江省杭州市勞模工匠協會)
14.《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的路徑優化》(劉若實,浙江省總工會干部學校)
15.《論地方工會培育工匠人才的理論依據與實現路徑》(邵月娥,安徽省總工會干部學校)
16.《關于福建省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思考》(福建省總工會)
17.《淺析企業榮譽管理體系的建構——以南昌印鈔有限公司實踐為例》(龍銘、劉韓沛,南昌印鈔有限公司)
18.《淺析強化工匠培育與城市發展的疊加路徑——以青島市為例》(潘思曉,山東省青島市總工會)
19.《大國匠心 心心在藝》(扶羿華,湖南省婁底市稅務局)
20.《拂春匠心綠華夏 揚帆匠魂盛四!罚ㄌ破G麗,湖南永州寧遠縣第一中學)
21.《共同富裕背景下技術工人待遇提升面臨的問題及路徑探析》(王貫軍,廣東省總工會研究室)
22.《扎實推進“三匠”行動 厚植工匠成長成才沃土》(唐御倫、吳佳晉,重慶市總工會研究室)
23.《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研究——基于省屬國有企業的視角》(王誠、曹繼蓉、蔣云波,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4.《基于弘揚工匠精神的實踐及其成效研究》(楊華,貴州梅嶺電源有限公司工會)
25.《陜西省國防系統培育選樹大國工匠的實踐與思考》(賈瑩、唐曉峰、何浩斌,陜西省總工會)
26.《選樹“隴原工匠” 弘揚工匠精神 助推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企業職工雙受益》(曾朝政,甘肅省總工會)
27.《積極推進“創新聯盟”建設 充分發揮勞模工匠引領作用》(鄭黎、唐海軍,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工會)
28.《弘揚“工匠文化” 建設航天強國》(郭大勇、任麗麗、慈姍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
29.《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李悅群、李珂,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30.《西方文化中的工匠與勞動思想對當今中國社會的啟示》(曹鳳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優勝獎
1.《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傳承與發展》(李輝,南開大學)
2.《忠誠擔當砥礪匠心 攬新奮發行穩致遠——國網天津電纜公司弘揚“三個精神”加強勞模工匠培養的探索與實踐》(靳春鵬、高嘉欣,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電纜分公司)
3.《培育傳承 微光聚能 以勞模精神點亮新時代奮斗新征程》(杜穎康,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城東供電分公司)
4.《不忘初心塑匠人 牢記使命鑄匠魂——淺談勞模工匠有力助推企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王庚新,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廠)
5.《職工創新工作室聯盟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張國棟,河北省唐山市總工會)
6.《打造“工匠型”技能人才隊伍 夯實“制造強市”建設之基——關于“工匠型”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調查與思考》(王萌萌,河北省保定市總工會)
7.《讓工匠精神成為我們的共識》(夏立,中國電科網絡通信研究院)
8.《職業教育要注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劉亞梅,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職業技術學校)
9.《承德釩鈦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隊伍的探索與實踐》(田海霞,河北省承德釩鈦公司)
10.《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大國工匠》(戴世強,吉林省工會干部學校)
11.《弘揚工匠精神 壯大龍江高技能人才隊伍》(王朋雨,黑龍江省總工會)
12.《時代呼喚工匠精神》(吳曉,浙江省臺州市總工會)
13.《“四步法”培育選樹電力工匠的探索與實踐》(陳明鋒、鄭娟娟、曹輝,國網溫州供電公司)
14.《關于培養更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探索與思考——以三明“兩推三促”力促技能和人才雙驅動為切入》(劉有端,福建省三明市總工會)
15.《精心培育工匠人才 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以匠心匠藝匠造托舉中國夢強國夢》(王義樸,山東省淄博市總工會)
16.《關于工匠學院建設模式探究——以威海工匠學院為例》(吳宏飛、王慶文、陳超,山東省威海市總工會)
17.《工匠精神視域下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耿艷麗、董艷艷,山東管理學院)
18.《對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思考》(胡琰菲,河南省財貿輕紡煙草工會)
19.《探索推動地方人大出臺法規性決定 增強弘揚“三個精神”的法治保障》(湖北省總工會)
20.《彈好勞模工匠培育“四部曲” 助力建設現代化新永州》(樂家茂,湖南省永州市總工會)
21.《充分發揮工會獨特作用 推動完善大國工匠培育制度體系》(鄒瑞瓊,湖南省總工會干部學校)
22.《“大先生”的工匠精神——以中南大學教師典型為例》(殷悅、蘇鶴立,中南大學)
23.《新時代高職院校勞動精神培育的價值樣態與路徑探析》(龔紹波,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24.《魯班文化育人理念下土建類高職“雙創”人才培養創新研究》(黃達穎,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
25.《羊城揚帆 工匠遠航》(廣東省廣州市總工會)
26.《三輪驅動建設“三型”勞動者大軍 為推動東莞制造業向高端邁進提供堅實支撐》(廣東省東莞市總工會)
27.《工會在弘揚工匠精神方面的問題和對策研究》(馬媛媛、黃曼,廣東省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28.《凝聚建設壯美廣西的“匠心”力量》(譚冰心,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
29.《點燃技術人才火炬之光 照亮創新生態之城》(王粒亞,重慶市南岸區總工會)
30.《工匠文化與工匠精神的深層意蘊——從勞動價值教育談起》(鐘萬芳,重慶市永川萱花中學校)
31.《彰顯更大擔當作為 培育更多大國工匠》(甘涌,云南省總工會)
32.《挖掘傳統文化 弘揚工匠精神》(周毛吉、李以泓、蔡秀清,西藏大學)
33.《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踔厲踐行“援藏精神”》(柳楊,西藏技師學院)
34.《充分弘揚三種偉大精神 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邱婷,西藏技師學院)
35.《探索工匠精神融入技師學院人才培養路徑》(王藝林,西藏技師學院)
36.《陜西省培育工匠人才的實踐探索——以企業優秀班組長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為例》(白楊、王萍,陜西工運學院)
37.《論鄉村振興背景下如何弘揚工匠精神》(王冰,陜西省西安計量技術研究院)
38.《淺析如何在重大工程項目組織開展勞動技能競賽培養選樹工匠技能人才》(滕伯智,中國水電四局)
39.《依托“大國重器”建設打造工匠人才隊伍的探究》(王偉業、滕伯智,中國水電四局)
40.《錨定奮斗目標 激發創新熱情 依托職工創新工作室加快產業大軍建設——對北京局集團公司工會職工創新工作的思考》(王鵬,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
41.《勞模工匠聯盟協同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吳松濤,中車常州車輛有限公司)
42.《打造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海港樣板”的實踐研究》(蔡琳琳、陳曉波、戎晨珊,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工會)
43.《大力弘揚“三個精神” 實施“三個全面”工程 建強工匠人才隊伍》(中國寶武工會)
44.《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喬東,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45.《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時代特征與理論底蘊》(郭宇強,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46.《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培育大國工匠的制度優勢》(趙明霏,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47.《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勞動的重要論述的四重意蘊及其實踐意義》(李磊,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48.《論大國工匠文化及其根本遵循》(安紅昌,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49.《發掘方技文獻中的工匠史料》(范曉婧,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50.《貫徹落實賀信精神 加強工會系統“互聯網+”線上技能平臺建設》(吳培寧,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首屆大國工匠論壇組委會
2022年8月31日
上篇:
下篇:
主辦單位:甘肅省總工會 版權所有copyright www.r2rmerg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郊巷26號 郵編:730000 隴ICP備16000114號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建議使用IE瀏覽器,IE8~IE10版本1280*768分辨率,16位以上顏色